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诗文观止】 关于如何阅读与读什么

王明芹 诗文观止 2022-07-01


诗文观止   原创作品


朱自清在《经典常谈》中说:“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,而在文化。”

 钱穆在《谈诗》中说:“中国文化,讲思想与哲学,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。”而能更直接显现修养和人格的文学,即是古诗。读诗能让我们“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”。

     


配图 : 来自廉萍老师【读读写写】


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,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积极参与,有感于如今的快餐文化,究竟什么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裨益的学习方式呢?从口语式阅读到书面语式阅读,从阅读已知到阅读未知,从浅阅读到深层次阅读,究竟究竟读什么、应该怎么读才能打开阅读之窗、思考之门。


朱自清先生在《经典常谈》中说:“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,而在文化。”

钱穆在《谈诗》中说:“中国文化,讲思想与哲学,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。”而能更直接显现修养和人格的文学,即是古诗。读诗能让我们“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”。


因此,除了在学校中接受系统教学、专业学习之外,中西合璧、博览群书,首先要读的还是本国经典文学,说到这里,有个名词进入视野:日本文化有个名词“素读”。


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 :不追求投入理解,只是将其反复诵读,烂熟于心。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,只是纯粹地读。


事实上素读教育方式并不是日本人发明的,而是源于中国的私塾教学模式。

“私塾教学模式”里提倡的“素读”就是“背诵”。那“背诵”对我们有过怎样的影响呢?中国历代文人,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、满腹经纶!只近代中,钱穆9岁就熟背“三国”,除把“四书”全部“吃”到肚子里外,还背熟了《朱子章句集》;毛泽东也是博览群书等等。古代就更是不胜枚举,李白、孔融、王勃、谢晋。。。。。。个个都是自幼即饱读诗书。


但这种““背诵”的经典教育方式被历史废弃了。1912年1月19日,民国政府下令“小学读经科,一律废止”。“五四”运动以后,“四书五经”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糟粕而遭彻底批判。此后,入选中小学课本的都是大白话一样的文选,自然不需“念经”似的记诵,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“私塾教学模式”在课堂上就此式微。


不可否认,废止读经是历史上的进步。但,近一个世纪过去了,回顾母语教学之路。我们远离经典的脚步是否该有所修正呢?


“五四”运动20多年后,朱自清先生已看到了抛弃“背诵”带来的问题。他在《经典常谈》中说:“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,而在文化。”因此,他提出:“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……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。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。也有接触的义务。”而钱伯诚先生在给朱先生这本书的再版前言中.旗帜鲜明地提出:“经典训练并不就是恢复读经教育。恢复读经教育是开倒车.这是‘五四’运动早已解决了的问题.但一股脑儿反对读经,走极端,弃之如敝履,造成文化的断层.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。这却是‘五四’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。”


可见,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,接受本国经典文学的训练是必须的义务。经典,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血液。


然而,对于尚未具备“相当教育”的孩子,或者不具备古汉语知识的成人,是否也有接受经典训练的必要呢?为什么要读那些距今已经一两千年的经史子集?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,非三言两语可以说透的,姑且放下不论。但从汉语教学的规律来看,答案非常明确:应该读!


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,语言的词汇、词性结构、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。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,无不被那精辟洗练、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。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、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典籍,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经史子集的典籍里。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,就足为后世的模范。比如有学者论述《孟子》的语言:“后来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的标准书面语,在《孟子》那里已经臻于成熟,并成为后世古文家绝好的典范。”我们现在所读的白话文章,就语言文字而言,大都远不及古代典籍那样精炼简约、晓畅准确。


正因如此,古代私塾里提倡的“背诵”,是要求忠实原文、一字不漏地背诵。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。唐代诗人杜牧在《答庄充书》中论述:好文章是“以意为主,以气为辅,以辞采章句为兵卫”的。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,可以随意拆散组合,它是“意”、“气”相连。受“兵卫”呵护而贯穿始终的。我们现在则是常常让学生断章取义地“选择你喜欢背诵的段落”,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,往往记得不深刻。因而,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有多少印象.只是了解内容。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,更谈不上对作者行文的“气”势参悟了。换句话说,都是浅阅读。


如此可见,旧时私塾那种做法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为“积累”: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,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,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。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。


另一方面,汉语那些“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”。几乎都集中在被我们称为“古文”的典籍里。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大厦的基础。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靠着那些典籍为载体一路舒展到我们眼前,我们怎能舍弃呢?


可见,无论从汉语的习得之道还是从呵护、培养民族精神而言,都决定了我们不可忽视对本民族的经典的学习。对经典文化学习的最直接方法就是系统的背诵!

 

有了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,在厚积中求甚解。有一句时下流行的话:最好的学区房就是我们家中的书房,目前网络的发达,各种文化快餐、胡说、戏说、麻辣文章更是鱼龙混杂。有人说开卷有益,不反对这个观点,但是真正能够渗入骨子里的,还是系统阅读那些经过历史、时间沉淀的经典文学作品。


言归前文所说:”中国文化,讲思想与哲学,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。”而能更直接显现修养和人格的文学,即是古诗。那如何读古诗、进而学习写诗词才事半功倍,给大家推荐:钱穆先生的《中国文学论丛》,摘一段作为此文的结束:


《红楼梦》中黛玉说:读诗“应当读王摩诘、杜甫、李白跟陶渊明的诗。每一家读几十首,或是一两百首。得了了解以后,就会懂得作诗了。”黛玉所举三人王维、杜甫、李白来说,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,也代表了三派学问。王摩诘是释,是禅宗。李白是道,是老庄。杜甫是儒,是孔孟。《红楼梦》作者,或是抄袭王渔洋以摩诘为诗佛,太白为诗仙,杜甫为诗圣的说法。故特举此三人。摩诘诗极富禅味。禅宗常讲“无我、无住、无着”。


这一段话也仅仅是从如何读古诗、进而如何学习写诗词来说的。“背诵”即阅读未知,除了获取知识以外,还能够磨练一个人的人格;阅读未知是在阅读自己,是在做被承认的发现,从而创造新知,创造古典。不再局限于读书看报、也不再沦为快餐式阅读,从四书五经、诗歌开始,择善而从,从自己喜欢的开始,系统学习古典文化,作深层次阅读!


(部分观点引用于网络)

     







订阅分享 品味诗文

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本公众号内原创赏析、论文 谢绝转载,引用请说明出处。

图、音乐来源于网络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